作为国内率先以“生鲜品类”作为差异化经营战略的连锁商超上市公司,永辉超市在生鲜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明显。
2000年7月,永辉超市在福州市屏西路开出了第一家以经营海鲜、农副产品为特色的“农改超”超市,超市中“生鲜区”的经营面积占据整个超市的50%~70%。自此,生鲜成为永辉超市的一大特色。2002年9月,国务院七部委联合检查组考察永辉超市时,更是将其誉为中国“农改超”的开创者,并提倡在全国范围推广“永辉模式”。
如今,生鲜已经成为永辉超市的王牌品类。根据公开数据,永辉超市门店平均生鲜经营面积达到 40%以上;行业生鲜损耗率约为20-30%,而永辉超市生鲜损耗率仅为3-4%。2019年,永辉超市生鲜及加工业务实现营收414.48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47.25%,显著高于同行公司。
东兴证券此前的研报显示,有44%的消费者每周会到超市购买2-3次水果,有37%的消费者每周会到超市购买2-3次蔬菜,有36%的消费者每周会到超市购买2-3次肉禽蛋。生鲜是刚需、高频次的消费场景,能够明显吸引客流,带动商超门店活力。
不过,想要做好生鲜业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鲜产品具有价格低、保质期短、损耗高等特点,想要做到规模化运营,需要依靠一套成熟高效的供应链来支撑,这也是生鲜行业中最大难点在供应链。没有销售体量做不了供应链,而没有供应链能力支撑也无法扩大规模。
生鲜供应链建设周期长、耗资大,见效相对慢,因此许多生鲜销售商往往选择采取外包或者联营方式,将供应链的重任交给成熟的第三方运作。然而近十年来,永辉超市的生鲜及加工业务在永辉超市营收中的占比从未低于40%,这在所有商超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自成立以来,永辉超市就一直在不断构建自身的供应链,致力于将原先极低标准化的生鲜体系升级为标准化的现代化供应链。
借助在生鲜品类上的差异化经营战略、持续完善供应链,不仅为永辉超市敲开了重庆市场的大门,更让永辉超市顺利走向全国。2009年,永辉超市为庆祝门店数突破100家,举办了“百店同庆”大型促销活动。2020年12月19日,第1000家门店四川巴中万达店开业,永辉超市开启“千店时代”,迈入新的发展起点。截至2021年4月19日,永辉超市已开业大型门店合计1019家,筹建中的门店218家,覆盖全国29个省份、585个城市。
永辉超市在生鲜业务、供应链上布局二十年,投入了巨大的资金和心血。除了明显的先发优势外,更为宝贵的是,永辉超市在不断高速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诀窍、人脉资源、品牌影响力、流程优化的细节等,都是竞争对手难以在短时间内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