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高调宣布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首期投资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将投资100亿美元。此外,阿里、百度、腾讯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赛道。2020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上汽、浦东新区携手打造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并成为国内首个创始轮达百亿量级的汽车科创公司,其中,阿里占股18%。2021年1月19日,吉利汽车宣布与腾讯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底座、数字化新业务及低碳发展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2021年1月11日,百度宣布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过去几年,在政策红利以及资本的多方助推下,中国造车新贵有如雨后春笋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造车新势力约有30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站在了风口之上。
产业现状:
通过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培育,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在这些措施之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1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万辆和2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5%和8.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56.8%。
2015-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单位:万辆)
从消费构成来看,新能源汽车消费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优质车型供应促进 C 端消费增长。根据交强险数据,非运营C端消费占比约71%,较 2019年的54%有所提升;运营车辆销量占比由 2019年28%下降至2020年的15%。
从车型来看,特斯拉与五菱宏光MINI形成高低组合,分列第一、二名,销量均超过10万辆,遥遥领先其他品牌。特斯拉在网联科技、无人驾驶、电池技术等领域一路高歌猛进,以令人目不暇接的态势不断推陈出新,销量节节攀升。五菱宏光MINI EV以超低的价格、灵动的造型设计、远优同价格区间老年代步车的产品力,迅速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网红”。
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单位:万辆)
发展趋势:
在政策、供给、需求三大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维持长期高速增长。
政策方面
造车、购车、用车端政策渐成组合拳,顶层规划指明方向。2020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正式通过,《规划》指出了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从技术创新、制度设计、基础设施等方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左右。根据估算,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可达530万辆。预计后续落地的措施包括:双积分政策持续趋严,逐渐接棒补贴政策。过去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长驱动力依赖购车补贴,随着补贴的逐步退坡及双积分制的执行趋严,双积分制有望成为现阶段主要的政策抓手;新能源补贴温和退坡,购置税免征政策有望长期持续;在基础设施建设、差异化路权等层面,增强新能源车用车便利性。除对充电桩、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贴外,后续将在牌照发放、停车收费、公交车道占用权等层面针对新能源车推行差异化政策,成为最主要的政策抓手。
供给方面
车企电动化进程加快,引领电动车接受度提升。主流主机厂坚定决心推行电动平台战略,2020年起进入平台战略收获期,优质车型供应增加。2020-2021年为海外车企电动化平台投产关键时点,2020年大众 MEB平台、特斯拉上海工厂、戴姆勒 EVA 投产;2021年丰田 e-TNGA、通用BEV3 投产。基于正向开发的电动化平台车型,其续航里程、电力电子化、成本等方面均优于油改电平台。随着大众、宝马、日产等海外品牌,以及比亚迪、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电动化进程的提速,新增车型将持续投放市场,引领市场消费习惯向电动车转变。
需求方面
品质、成本双因素驱动,高端、低端消费率先放量。在购车及用车环节,前期制约电动汽车推广的负面因素正在改善。
一是在购车环节,主流车企重磅车型投放将继续刺激市场,续航里程凭借电芯材料创新+电池包结构优化有所提升;电池成本与价格有所下降,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有所下降。
二是在用车环节,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慢充+快充+换电等多种模式便利消费者使用。中短期内,品质驱动下的高端车型、成本驱动下的低端车型,将是市场两大亮点。长期来看,实现油电平价后,新能源车在主流家用车领域有望实现大规模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