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边有个汽车行业的高管,请善待他。
无论他是发脾气还是唉声叹气,请理解他。
当他情绪稍微缓和时,可以稍稍轻声问一句,老板/朋友是否可以喝点东西,一起出去走走、换换脑筋,或者抬头看看窗外的风景,而不是一直盯着手里的手机。
因为汽车行业的大多数高管们这半年、尤其是最近两个月正在经历其职业生涯上最难过的一段时期。
一家汽车公司高层办公室的朋友告诉我,其老板最近一直在吃安眠药,因为晚上失眠睡不着,有时候吃安眠药也不行,寝食难安。
另外一家公司的老板则在办公室里备着血压计,每天测量好几次血压。本来不喜欢智能设备的他,最近也戴上了智能手环来监测自己的心率,同时把装有阿斯匹林的药瓶放在自己随身的口袋里。
还有个老板朋友告诉其办公室人员,今年是他从业20年来遭遇最大危机的年份。
他这么说,主要基于两个背景。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震荡变革
汽车行业的高管们还在适应新的不确定。这种不确定是汽车正由机械产品演变为电子产品带来的可能性。
技术上的变革带来新的竞争者加入,而且这些竞争者都来头不小。在资本的助力下,这些新创公司正在用空间换时间,加大马力去建立新的行业秩序。
华为也加入到汽车行业,在本次上海车展上带来了全套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其打法对标一级供应商。来势凶猛的华为被认为是少有的具备软硬背景的“大鲶鱼”。
小米也宣布造车了。OPPO也有极大可能要造车。货运公司货拉拉也宣布造车了。
汽车行业现在有点成了闹市里的菜市场,大家都在赚吆喝。
汽车不仅进来了新的竞争者,行业里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商业模式。
车企之间,车企和供应商之间正在构建新的竞合关系: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也有合作。
竞争和合作的边界正在变得模糊。
吉利和富士康刚宣布代工造车不久,又宣布和百度联合造车。上汽和阿里合资投资了新的高端品牌R品牌。一汽,东风,长安联合成立汽车科技公司……
一些新造车势力在上海车展上的表现,证明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存能力。
新的造车势力迎来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今年上海车展上的小鹏汽车展台,听到了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安慰北汽集团董事长姜德义。姜董事长谈到了国企的问题,何小鹏面带微笑安慰说,国企有国企的优点,民企有民企的优点。
听到何小鹏的安慰话,我当时竟然有种违和感。要是在几年前,这样的对话根本不可能出现,双方也不太可能出现在同样一个框里,脑补下吉利汽车李书福刚出道时被嘲笑的场景。
但是现在新的造车势力,新的成长起来的汽车供应商正如“门口的野蛮人”一样敲开了传统汽车企业的大门。
因此,正当传统汽车行业的高层正在辗转反侧地思考怎么制定新的战略来应对新造车势力的“强抢风头”,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缺芯带来的年度最大危机
让汽车高层最闹心的还有今年的芯片短缺危机。
今年以来,因为疫情导致的芯片工厂停工停产以及终端电脑、汽车等市场需求的反弹导致了全球芯片在年后供应紧张。
第二季度的缺芯危机比第一季度更为严重。3月日本瑞萨工厂火灾进一步加剧芯片供应紧张的形势,进而影响了电控单元的供应,汽车整车厂被逼减产或者停产。
美国伯恩斯坦研究公司预计,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汽车芯片短缺将造成多达450万辆汽车产量的损失,相当于全球汽车年产量的近5%。甚至连特斯拉都因为芯片荒不得不在加州工厂停产Model 3半个月。
上上周,又有几家汽车工厂因为缺芯停产,未来很大可能有更多的汽车厂商因为缺芯而停产。
今年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让汽车高管们发愁的不是其销量上不去,而是其产量供应不足。
汽车公司的停产将会给汽车厂商带来不小的损失。
有汽车厂商统计,因为公司汽车生产停产一段时间将导致公司有上百亿元的损失。
为了减少损失,汽车厂商的采购人员、高层甚至当地政府的一把手都出动了,他们先后或者组团到一级供应商或者二级供应商芯片厂现场调配资源。
他们采取的方式是胡萝卜加大棒:在供应商办公地大发脾气,动用政府的力量给供应商发函件,甚至为此动用各种公私关系来协调芯片的供应。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供应商还是供应不上芯片以及相应的电控单元。
在最近两个月里,应该有不少汽车行业高层不断进行自我怀疑和怀疑他人,怀疑自己看人的眼光,怀疑自己曾经听过的话和说过的话。
“我和供应商高管这哥们儿喝过那么多次酒,酒桌上也称兄道弟,现在关键时刻,是考验我们友谊的时候了,看看他能不能挺我一把,多给我分配点芯片资源。”这是车厂老板的内心OS。
“我压力已经很大了,每天都被不同品牌的汽车厂商高层,政府一把手约谈何时供应芯片。我理解他们的着急,我们也非常着急。但是芯片生产赶不出来,我们也没有办法交付,我也想和客户维持好此前的关系,但是他们不相信我不会变戏法,他们都相信我可以在量少的时候多给他们分配芯片。”这是芯片供应商老板的内心OS。
现在的尴尬是:市场上只有一碗汤,但是有一群人都想喝饱。
如何应对芯片稀缺下的高压力源
说完了两大背景,再说说如何应对。
这段时间里,汽车芯片厂、汽车整车厂的高层压力都非常大,而且彼此可能还处于互相被伤害的假想里。
按照精力管理的理论,短暂的压力甚至高压力都没有关系,关键是当事人如何看待这个压力,关键是这个压力持续多长时间,以及当事人如何对压力进行排解。
如果当事人处理不好压力,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破坏性影响,甚至有人因为处理不好压力而做出极端的事情。
有医学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和身体健康有直接关系,过度的压力就会产生情绪反应,在压力之下可能会出现焦虑、烦燥等症状,当然这种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对压力的间接的反应。
现在有专门的心身医学,就是研究心理因素和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有位医生朋友告诉我,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癌症以及免疫功能失调方面的疾病都和心理压力有关。
我相信这些高管都懂得这些道理,但是在压力之下,很多人容易陷入当局者迷的境地,很难走出压力带来的烦躁不安、寝食不安,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
这个时候,当事人需要按下暂停键,给自己来个间歇。
精力管理理论上有个公式:
压力+间歇=成长
压力之下的人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间歇方式。
比如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自己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比如找信任的人聊聊天,比如想想那些曾经感动自己的事情,比如回归家庭做点家务活……
度过了这个关坎,就是个人成长上的大胜利。
不过,这些经历过职场沉浮的高管们应该也会意识到:其实最终没有什么大不了,尽人事听天命。
芯片短缺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家企业可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要上升到“自然灾害”“政治问题”上了。
汽车行业高管们,祝有格局的你们能够跳脱出来,给自己减少点压力,给相关利益方减少点压力。
汽车行业高管身边的朋友们,请在这段时间珍惜你们的老板/家人,他们这段日子很难熬。